掃一掃
關注我們
了解更多
玻璃欄桿的設計規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,它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安全。這些規范通常來源于國家的強制性標準和一些行業最佳實踐。
以下是玻璃欄桿設計的主要規范要點,主要參考中國的 《建筑結構荷載規范》(GB 50009) 和 《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》(GB 50352) 等核心標準。
臨空高度在24m以下時:欄桿高度不應低于 1.05m。
臨空高度在24m及以上時(包括高層建筑):欄桿高度不應低于 1.10m。
中小學、幼兒園等兒童活動場所:欄桿高度不應低于 1.20m,且應采用防止攀登的構造。
注意:高度應從“可踏面”(即地面或臺階完成面)垂直計算到扶手頂面。
欄桿必須能承受規范要求的水平推力,以防止人倚靠或撞擊時發生破壞。
住宅、宿舍、辦公樓、旅館、醫院、托兒所、幼兒園:1.0 kN/m(約等于102公斤/米的力)。
學校、食堂、劇場、電影院、車站、禮堂、商場、體育場館:1.5 kN/m(約等于153公斤/米的力)。
這是設計計算的核心依據,必須由結構工程師進行驗算。
必須使用安全玻璃,嚴禁使用普通浮法玻璃。
夾層玻璃:首選。即使破裂,碎片也會被中間的膠片粘住,不會墜落傷人,具有極高的安全性。
鋼化玻璃:強度高,但存在自爆概率(約3‰),且破碎后會形成顆粒狀碎片,整體性喪失。通常不推薦單獨使用,如需使用,厚度應加大,并需進行抗沖擊計算。
并非越厚越好,但必須滿足荷載要求。
單片使用:一般采用不小于 12mm 的鋼化玻璃,或更厚的。
夾層使用:最常見的是 6mm+6mm、8mm+8mm、10mm+10mm 等組合。具體厚度需根據玻璃品牌、跨度、固定方式由專業廠家計算確定。
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:不應大于 0.11m(11厘米),以防止兒童鉆出或頭部卡住。
防止攀登:欄桿設計不應有供幼兒攀登的水平橫向格條或大量水平線條。
玻璃的固定方式是實現其結構性能的關鍵,主要有三種:
通過金屬爪件(通常是不銹鋼)上的球鉸夾頭夾住玻璃,在玻璃上鉆孔固定。
規范要求:必須采用夾層玻璃,且鉆孔位置需進行加強處理。計算時需考慮孔邊的應力集中問題。
在基層(地面、墻面)上安裝金屬槽,將玻璃插入槽內,兩側用彈性膠條填塞固定,最后用密封膠密封。
規范要求:槽的深度和固定螺栓的間距必須經過計算。槽內應留有足夠的空間,以適應玻璃的熱脹冷縮。
玻璃底部直接落地,通過金屬件與地面基礎連接,或者玻璃沉入地面卡槽內。
規范要求:這是最堅固的方式之一,但對安裝精度和基礎強度要求極高。必須確保玻璃與地面固定件的連接可靠。
扶手設計:頂部最好設置連續的扶手,既方便使用,也能增加玻璃的整體穩定性。
底座要求:玻璃欄桿的底座必須牢固地錨固在建筑主體結構上,不能簡單地固定在裝飾地磚或石材上。
密封膠選擇:必須使用耐候硅酮密封膠,其壽命和彈性對長期安全至關重要。
心理安全感:對于高度較高的場合,可采用半透明或帶圖案的夾層玻璃,或增加水平欄桿,以減少透明玻璃帶來的眩暈感。
日常維護:定期檢查固定件是否有松動、密封膠是否老化開裂。
規范項目 | 具體要求 | 備注 |
---|---|---|
高度 | 一般 ≥1.05m;高層 ≥1.10m;兒童場所 ≥1.20m | 從可踏面起算 |
水平荷載 | 住宅類:1.0 kN/m;公共場所:1.5 kN/m | 核心結構指標 |
玻璃類型 | 必須使用安全玻璃(首選夾層玻璃) | 嚴禁普通玻璃 |
玻璃厚度 | 單片鋼化≥12mm;夾層常見6+6, 8+8, 10+10等 | 需專業計算 |
間隙 | 立桿凈距 ≤0.11m | 防兒童鉆出 |
固定方式 | 點支式、槽夾式、全玻璃式 | 需可靠錨固 |
防攀登 | 避免易于攀登的水平橫向設計 | 尤其兒童場所 |
最重要的一點: 玻璃欄桿的設計和安裝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,必須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進行結構計算、設計和施工,并最終符合當地住建部門的驗收標準。切勿僅憑經驗或美觀來決策。